2025-05-22 15:09 点击次数:162
人分三六九等,穷人居多,但是有钱人也不少,但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,甚至做到“富可敌国”的程度,想来没有一个人敢说这样的话,可是在古代却有这样一个人,个人财产比国家的财产都多,可最终还遭到了皇帝的妒忌,被关进了大牢,他就是沈万三。
人们常说:“财不外露”,可沈万三的钱却成了世人皆知的秘密。据说当年朱元璋要修南京城的城墙,沈万三听说后主动站了出来,承诺承包三分之一的工程,这让朱元璋十分的高兴,毕竟有人掏自己的钱给国家办事,不管是哪位皇帝都会高兴。
但让朱元璋没想到的是,沈万三的实力比他还强,居然提前完成了工程,这让皇帝脸上很是没有面子,可朱元璋还不能表现出来,只能一边说着感谢的话,一边奉承着对方,谁让沈万三有钱呢。从这些话中沈万三听出了不对劲,所以主动讨好皇帝,而他想到的办法就是送钱,大约有四万多两银子,另外再加200斤黄金,要知道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而沈万三丝毫不心疼,貌似这钱是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”一样。
这让朱元璋十分生气,身为平民百姓为何会有如此多的钱?一怒之下将沈万三打入了大牢,随时准备斩首。这个时候马皇后站了出来,劝说朱元璋不要这样做,对于沈万三这样“富可敌国”的人,老天自会惩罚他。大家都知道,朱元璋虽然残暴,但他最听马皇后的话,所以沈万三命是保住了,却被发配到了云南,还被朱元璋没收了全部财产。那么,沈万三为何如此有钱?他的钱又是怎么来的?
沈万三原名沈富,是元末的商人,沈万三这个名字属于民间给他取得,意思是沈家的老三,这在史料都是可以查到的。再来说他的财富之路,沈万三最初的财路是“子承父业”,从他父亲那一代起,沈家就是妥妥的地主,有着几十万亩的良田,光是租用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。据民间传说,沈万三第二个发财之路是“陆氏赠财”,当时苏州的巨富陆德源,由于没有后代,身后的家产无人继承,如果真的放任不管将会是一个祸害,于是就将这笔巨额的财富赠给了他很是欣赏的沈万三。这对沈万三来说,是如虎添翼,身价更是猛烈的上涨。
口袋里的钱充实了,沈万三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了,他将目光放到了海外贸易上。海外贸易在元朝时期发展是非常不错的,一度成为了元朝的首要经济来源,而沈万三主要经营的内容是两方面,一个是粮食,另一个是手工业产品。前面也说了,沈万三子承父业,继承了大量的土地,可由于政府规定“粮食不能出口”,于是沈万三就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,照样大赚了一笔。
而对于可以出口的手工业产品,那绝对是有赚无赔的生意。通过这两方面沈万三赚的是盆满钵满,达到了“富可敌国”的程度。那么如此富有的沈万三真和民间传说中的一样吗?帮助朱元璋修城墙,犒赏三军,最终被朱元璋发配到了云南?
通过专家的研究发现,沈万三不可能帮助朱元璋修城墙,因为他俩根本就不会见面。在朱元璋攻打地盘,与张士诚博弈的时候,沈万三已经死了,那时候已经是沈万三的儿子在经营沈家的生意了。假设史书加载有误,沈万三并没有死,可根据时间推测,到了洪武元年沈万三已经是85岁的高龄了。
既然沈万三不存在,那民间的这些故事又是怎么来的?先来说修建城墙,这事本身是真的,朱元璋确实修建了南京的城墙,而其中江浙一带不少的富豪都出钱了,但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,而是被朱元璋逼得,所以选择了江浙最有钱的人沈万三,承载了这个故事。
再说沈万三的结局,真的被朱元璋发配到了云南?朱元璋贫苦出身,逆袭上位,对于贪官与富商,内心从满了厌恶,对他们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。在真实的历史中,朱元璋确实发配了不少江南富户到云南,富户们对朱元璋充满了仇恨,所以将沈万三当成代表,编造了一些悲惨的遭遇,以此来发泄内心的不满。
沈万三“富可敌国”是真,朱元璋打压江浙一带富豪是真,而之所以将两件事串联在一起,就是想以沈万三为代表,表达出富豪们内心的不满。如果想更多的了解沈万三,不妨去一趟周庄,说不定还能学习到“经商之道”。
如果对历史人物故事感兴趣,可以来我的主页观看更多内容
Powered by 开元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